鸟笼效应:人到中年,对家中老人,最好是顺着来
推荐50本金导师一对一带赚
推荐50本金导师一对一带赚

新闻动态

鸟笼效应:人到中年,对家中老人,最好是顺着来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0:12    点击次数:91

有一只鸟,被人抓到鸟笼里,进行投喂。

主人告诉小鸟:“要不是我喂养你,你迟早会饿死,还会被老鹰抓走。你应该感激我......”

其实,把鸟放出去,也会自己找吃的,还不需要感激谁。

这就是鸟笼效应——很多为了他好的事情,最终导致他很不好。

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非要做别人,或者走别人的轨迹,就会很难受,弄丢自己。这样的道理,我们都懂。

奇怪的是,我们到了中年,却忽视父母的独特性,做了一堆的好事,可能不被父母领情。

认真想来,人到中年,对家中老人,要搞清楚“孝与顺”的差异,把握尺度。

图片

01

十二年前,我的父亲过世了。

我想,母亲独自在老家生活,太孤单了。村里也没有几个年轻人,万一有什么事情,会很糟糕。

于是乎,我让母亲随迁,到城里和我一起住。

和母亲住一起多年,我是付出不少,忍受了不少委屈,母亲还非常不满意。

第一,母亲认为自己到城里,住进了“鸽子笼”,生活的空间太小了。

每天除了去跳广场舞,能够透透气,其他的时间在家,能看电视,但是呆板到令人发慌。

第二,母亲总是去小区翻垃圾桶,把废品带回家,占据了整个阳台。

我让母亲别去翻垃圾桶,母亲认为我管得宽,束缚了她的生活。并且母亲认为,这是勤俭节约的表现,还要推崇。

第三,母亲认为城里的蔬菜,都是反季节的菜,或者是大棚里的菜,非常不对胃口。

大家都喜欢香辣的口味,母亲却要喝汤,一点辣椒都不要。因为口味不一样,母亲每天吃饭,气嘟嘟。

前段时间,母亲回农村去了。在母亲的眼里,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,城里就是格子间。

类似的情况,我的几个同学都遇到过。

王同学的父亲,到城里住了三天,说什么都不愿意住下去了。拉着行李,独自坐上了回老家的客车。

李同学在武汉打工,把母亲接到身边。母亲不识字,出门就是一抹黑,太不容易了。母亲也想回老家,但是自己不知如何买票搭车。

没想到,上个月,李同学的母亲回老家了。不认识字的老太太,打听到一个老乡,准备回家,就缠着,跟随着。这回老家,如一场偷袭一样。

是的,很多老人在老家住了大半生,即便是又苦又累的生活,也觉得开心。

老人在老家,生活简单、艰苦,但是他们习惯了,儿女不要强制让他随迁到城里。注重日常的联系,给予物质的保障,常回家看看,这才是顺着老人,尽孝心。

图片

02

说一说我的父亲——一个好酒贪杯的男人。

在我的印象中,父亲从来没有放下过酒杯。如果家里有客人,非要多喝几杯。

父亲到了老年,出现了血管硬化的病情。医生建议,千万不要喝酒了。

父亲对医生点头。回到家也很乖,把酒杯也收藏在柜子里。

但没有人在家的时候,父亲就偷偷喝酒。把酒杯藏在床底下。

闻到父亲一身的酒气,父亲一开始摇头,没喝酒;你逼急了,他就说“我的命,是我自己的”。

终究,父亲到最后,都没有戒酒。

对于一个好酒贪杯的男人来说,放下酒杯,就如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。这往后活着,还有什么意义呢?

父亲对于儿女的各种爱护,提出的健康生活要求,都不受理。儿女是为了父亲好,可是父亲认为,都是多余的。

类似的情况,邻居小王也遭遇了。他好心安排母亲去武汉检查身体。母亲却发火了,认为多此一举。

小王看到母亲脸色蜡黄,走路都气喘吁吁,很心疼。但是母亲却认为,人老了,就会这样。

小王的母亲,到死都没有搞清楚,到底是什么病。

人到中年,以为“鸦有反哺之义,羊有跪乳之恩”。可是老人认为,自己不能成为子女的累赘,还是一切都自己扛住。

很多老人,对健康、习惯、生活的认知,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,子女非要改变他们,让他们如同年轻人一样生活,老人就感觉失去了自由。

子女需要劝说、引导老人的如去做,而不应该是逼着老人如何做。同时,包容心放大一些。

图片

03

我想,老人和子女之间,最好是“各自尊重”。

很多老人在子女家住,鸡毛蒜皮的事情,引发了争吵,没有一个人开心。

反而是老人回老家了,大家都长舒一口气。

老人的根在老家,你让他离开老家,就像把门口的树,用花盆装起来,带到城里去一样。

老人的思维在自己的脑海,你要改变他,如同撼动大山。

老人的习惯,你是改变不了,他要吃苦,抠抠搜搜,或者几天不洗澡之类,你要么忍受,要么眼不见为净。

老人被你伺候了多年,你以为是尽孝,老人却认为你在折腾他。你的饭菜,老人是不喜欢的。

老人带娃的方式,你不认可。老人就很不舒服,认为你在挑刺。

如果老人可以生活自理,那就让他自由吧,余生的选择权,要还给老人。至于有什么意外情况,你要相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子女可以和老人身边的人多联系,和老家的村医、村干部等多联系,便于应对意外情况。

如果老人能自理,要在城里跟着子女,也可以租一间附近的小屋,让其独居。

相信在良好的沟通之下,两代人可以互相理解,形成相敬如宾的交往格局。

图片

04

哲学家庄子讲了一个故事:一只海鸟,飞到了鲁国。

鲁侯把鸟当成座上宾,用最好的食物伺候,还喊人配音乐。

可是海鸟被美食音乐吓坏了,什么都不敢吃,过了三天就饿死了。

原来,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

中年人尽孝,要记住三个层次:大尊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。

尊重老人的选择,让他们自由生活,“关爱有度”才是真的好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